運動處方治療心臟疾病,這十條建議你要收好!
運動有益健康,因此,大家都希望可以借助運動來增強身體素質,但是否所有患者都可以同樣運動?心血管疾病患者,尤其是心衰患者,在運動方面要注意什么呢?關于運動,指南的推薦有哪些呢?
心衰患者如何運動才健康
一、運動的好處是什么?
充血性心衰患者往往不敢運動,其實這樣的擔心大可不必。多數患者通過有規律的運動可明顯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質量,還能減少死亡的風險。
二、什么時候能運動?
嚴重心衰發作時患者需要臥床,但在床上也應該被動或者主動進行肢體活動,以防止褥瘡和靜脈血栓的形成。
心衰患者只要晚上睡覺平躺時不覺得憋氣、平時活動不感覺明顯的氣促,就可以開始運動康復。注意,無論在急性發作期還是在病情穩定期,活動的時候都必須注意要量力而行,逐漸增加活動量。
三、如何運動才健康?
運動前需要做好準備工作:開始運動前應制定合理的方案。在心衰治療控制良好的情況下,有條件的患者應在醫院做負荷試驗,然后在醫生和運動康復師的共同指導下制定運動康復方案。
根據身體情況,判斷對運動的反應,決定安全有效的運動水平。心衰患者安全而有效的目標心率的計算方法為:(負荷試驗中的最大心率-靜息心率)×0.6(或0.8)+靜息脈率。
四、運動時的注意事項
1.需要觀察對運動的反應,當患者出現心絞痛、氣短加重、體重增加或下肢浮腫等情況時,應停止運動,雖然病情惡化通常與運動無關,但在癥狀控制前患者應避免運動。
2.心衰患者做力量訓練時要注意呼吸方式,一定要“用力時呼氣”,降低因屏氣造成的胸腔內壓增加。
3.心衰患者步行訓練和力量訓練一定要注意安全性,以適當為主,循序漸進,不要過度,應在醫生的評估和指導下進行。
4.老人的平衡能力較差,練習時應注意預防跌倒,不要突然大幅度變換姿勢,以免血壓波動。
心血管患者的運動,指南有推薦
去年8月,歐洲心臟病學會(ESC)發布了首份針對心臟病患者的運動和體育活動的指南。近日,歐洲心臟雜志對指南總結性提出“十大推薦”:
1.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,應盡自己所能每周至少運動150分鐘,每周5天;或75分鐘的劇烈運動,每周3天。
2.對于肥胖、高血壓或2型糖尿病患者,建議每周額外進行三次20分鐘的力量訓練,以降低心血管風險。
3.通過癥狀評估、確定的危險因素和系統的冠狀動脈風險評估(SCORE)等手段,初步識別動脈粥樣硬化性冠狀動脈疾病的高危人群。
4.動脈粥樣硬化性冠狀動脈疾病引起的心臟不良事件高風險者,如果要進行高強度運動,則應通過運動負荷試驗或功能成像等手段進行風險分層。
5.在給心力衰竭患者開運動處方之前,優化藥物治療、評估功能和風險分層至關重要。
6.有規律的體育鍛煉是預防普通人群發生房顫的基石;然而,終身耐力鍛煉可能會增加一些中老年男性房顫的風險。
7.輕度肥厚型心肌病且5年風險評分較低的無癥狀者,可參加所有競技運動,暈厥可能導致潛在致命創傷的除外。
8.患有嚴重瓣膜性心臟病、左心室功能差、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和活動性心肌炎的患者不應進行高強度運動。
9.接受抗凝治療和植入ICD的患者,應避免參加可能導致潛在創傷的活動。
10.對于有可能患有嚴重心血管疾病、希望參加高強度運動或競技運動的個人,建議采用共同的決策,告知個人運動的影響以及并發癥和/或不良事件的潛在風險。